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的“三水实践” />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清廉三水网!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工作动态

        市区协同合力,靠前监督助推改革见成效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的“三水实践”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时间:2022-12-30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三水.jpg

          三水区率先建立起佛山(三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并实现线上竞投成交。 三水区档案馆供图

          “我们个个拍晒手掌!”说起12月31日即将到期的一批鱼塘项目已找到“婆家”,三水区乐平镇念德村委会党委书记李健强满是兴奋。该项目经过网上多轮竞投,最终以179100元/年成交,整体溢价率达175%,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12万元。“自从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尝到了线上竞投的甜头。”

          李健强所说的平台是三水在全市首创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今年8月,三水区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市、区纪委监委派员驻点督办。三水区“一把手”带头干,倒排十天工期,率先建立起佛山(三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并实现线上竞投成交,为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探路。

          试点以来,佛山(三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网上竞投成交超600宗,成交资产平均溢价率44.78%,在保障村民权益、实现农村集体资产增值的同时,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点、化解基层矛盾。

          深入摸底调研 改革破局开路

          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被群众称为“三资”,是村集体最重要的“家底”,关系基层群众直接利益,历来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易发多发地带。其失管失控往往是造成基层治理乱象的重要源头,也是基层监督的焦点难点。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佛山在改革开放中领风气之先,不仅工业发达,农业发展也走在全省前列。早在20世纪90年代,佛山便率先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首创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和农村财务网上监控“两个平台”建设,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发展至2021年,佛山全市村、组两级集体资产总额已达1265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年度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合同总金额达340.55亿元,居全省第二位。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内在要求,佛山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工作亟须再深化发展,如何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严防基层小微权力越界运行,也成为了佛山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

          今年6月,佛山市纪委监委在全市抽调骨干力量开展近2个月的专题调研,确定将三水区作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试点。对此,三水区立即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区纪委监委牵头组织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分局等部门立即成立专项调研组,深入区、镇(街)相关部门、各村委会以及村小组等开展调研,靠前监督,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方式开展抽查检查,深入分析问题根源。

          期间,三水区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监督检查的工作方案》,成立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组,建立365速发国际app_365bet亚洲手机版_他们买球用的365叫什么专责监督主导,政府职能监督、群众监督、巡审结合监督参与的联动监督链条,健全信息共享和应用等机制,实现多向发力提高监督效能,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破局开路。

          三水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水约80%的农村资产集中在村民小组一级流转,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触角难以有效覆盖,基于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现状,基层监督效能较低。

          问题找到了,如何解决?三水区纪委监委统一部署、集中开展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监督检查,对全区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摸清数额、种类和分布,做到无一遗漏,全部录入农村集体资产数据库,确保每宗资产标准化、标签化、可视化,有效堵塞农村集体资产隐匿流失、未上平台交易等漏洞。

          精准发力施策 改革赋能出实招

          这是一场酝酿已久的改革,也是一场闪电破局的攻坚。得益于前期市区协同合力督导,三水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规范出效益、监管促发展、服务为振兴”总体思路,试点切口迅速打开局面。

          高位推动之下,三水仅用了10天便完成从机构、编制、场地、软件、人员配套到第一单线上交易全链条、全流程试点工作。9月5日,三水便在全市率先建成运行佛山(三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线上平台,率先成立运作佛山首个区级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率先成功进行首宗农村集体资产线上公开交易。

          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伏户村委会新村村民小组长何广其现场参与了首次竞投,在他看来,过去都是线上公告、线下交易,具有区域局限性,集体收益总体不算高。自从“三资”管理服务线上平台后,交易更加公开透明,村里的项目管理越来越规范了。“我们更开心的是,目前村里已有6个项目完成线上竞投,均不同程度实现了溢价。”何广其说。

          对此,李健强深有同感。自佛山(三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念德村已完成9个项目的线上竞投,仅11月28日一天就成交了5个项目。其中,亨美股份经济合作社一鱼塘项目经过80轮激烈竞价,最终以64000元/宗·年的价格竞得,竞得价为项目原租金近10倍。

          李健强补充道,本次成交的鱼塘项目首次从内部投包转为网上对外投包,更多承包者愿意参与资产资源竞投竞价,有效促进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村集体收入增加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强。

          念德村并不是个例。截至12月26日下午,佛山(三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已接受883宗资产交易申请,其中,网上竞投成交651宗、正在公告117宗、正在竞投5宗,成交资产平均溢价率44.78%,有效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服务乡村振兴。

          “这一次啃硬骨头、涉深水区的先行探索,不仅为佛山新一轮‘三资’改革提供三水方案,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实践。”三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已有一批农村在谋划和推动集约零散土地,准备将连片数百亩乃至上千亩的项目通过平台推向市场,争取承载上规模、附加值高的现代农业项目。